記者:楊佑翔
各國就俄羅斯可透過訴諸公權力的方式達成共識,但在危機結束前,仍未就具體的訴諸公權力管道以及經濟制裁的合理性達成一致。在歐盟國家集團的指令草案通過後,世界貿易組織呼籲俄羅斯停止對烏克蘭的非法入侵,並表示可透過現有的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協議,要求重新審查歐盟提升關稅的行為。
而在國家安全的討論項目中,各國達成共識,國家安全具體定義及應用範圍應被納入法律明確的表達,以避免此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一個共識中,出現兩種解讀。雖然各國都認同其廣泛的面向,但在細緻的條文及規範中卻出現了意見相左之言論。

烏克蘭支持「透過設立執行後審查機制以解決有疑議的國家安全」,透過司法公正性評判一國家之行為的合理性以避免隔閡的產生;而俄羅斯認為必定要採最小侵害性的手段:必須要一件事情被預見一定發生或已發生,才認為相對應的行為合理。而部分國家的發言中更提供了細節的條文補充相對廣義模糊的說法,期望在更完善的規定中,得以避免過多彈性解釋之空間。
而在提問環節中,敝報社曾詢問俄羅斯代表,貴國的經濟發展副部長於前年的三月中曾說明WTO為俄羅斯對外貿易法律根基,退出則將被所有國家之外包企業,包括友好國家是為徹底改變國內外市場機制之信號,退出WTO則代表於制定貿易過程中失去影響力。而這是否可認為,現在普丁的內容僅是為您方薛定格的利益受損向全球提出威脅,貴國因對WTO的強烈依賴性,是不可能退出WTO的?
而俄羅斯認為現今環境早已與往昔不同,「之所謂『良好的貿易互動』,已不概見矣」

烏克蘭在面對俄羅斯以武力入侵的情況下,當地局勢持續升級,緊張情勢日益嚴峻。記者提問,當他國未直接使用武力提供援助的情況下,國際社會應如何遏制事態進一步升級並促使衝突趨緩?對此,烏克蘭代表表示,除了積極協助國際間的磋商與協調外,會議中所提到的經濟貿易制裁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
彼時,記者詢問歐盟成員之一的德國代表:根據可信資料顯示俄羅斯的經濟確實在經濟制裁後受到打擊,銀行遭受擠兌,盧布大幅貶值,當權者更限制提出存款等多個渠道試圖留住存款,並在未來可能導致嚴重通貨膨脹,加劇俄羅斯內政負擔,並非如俄羅斯代表所述完全沒受到影響,綜合烏克蘭中不使用武力支援的情況下,使用經濟支援是最佳的方式,請問代表您如何看待您方國家集團對俄羅斯施行的增加貿易關稅。

德國代表認為經濟制裁是正當且合理的,且於軍事行動初期德國並未跟進提高關稅的政策,是在武裝行動持續數個月後,才跟進此政策。我們認為,此增加關稅的行為符合最小侵害性原則,引用烏克蘭代表所述,在不透過武力干預的情況下,經濟貿易層面的施壓較可能遏止事態進一步升級,因此,認為歐盟的提高關稅行為構成維護區域和平、全球和平的公民理想。
我們將持續關心會議進程,將最新情況以報導的方式持續呈現,並時刻關注全球最新動態。
記者叫我幫他留言